2025-07-28
7月25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圆满完成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冷态测试杜瓦设计研制,并顺利竣工交付。
????7月25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圆满完成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冷态测试杜瓦(MCTB)设计研制,并顺利竣工交付。等离子体所副所长陆坤,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李华纲,ITER国际组织(IO) MCTB系统负责人Guillaume Virtupier等出席交付仪式。????磁体冷测试系统是ITER IO在修订建设基准计划的过程中新增加的关键技术验证环节,其中测试杜瓦是整个磁...
2025-06-23
近日,等离子体所EAST大科学工程团队孙有文三维物理课题组在托卡马克人工智能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
????近日,等离子体所EAST大科学工程团队孙有文三维物理课题组在托卡马克人工智能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该团队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成功开发了针对关键物理现象的智能预测与识别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以“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tokamak plasma confinement states (L-mode ,ELM-free H-mode ,and ELMy H-mode) with Multi-Task Learning Neural Network”和“Interpretability analysis and rea...
2025-01-21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1月20日获得重大成果,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新的世界纪录。EAST装置俗称中国“人造太阳”,其目的是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在地球上通过可控的核聚变过程释放大量能量。千秒量级,是聚变反应实现稳定的重要基础。但运行时间越长,约束等离子体的难度就越高。此次实验超越千秒,意味着人类首次在实验装置上模拟出未来聚变堆运行...
2025-01-21
2025-01-21
1月20日,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获得重要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亿度千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的实现,充分验证了聚变堆高约束模稳态运行的可行性,是聚变研究从基础科学研究迈向工程实践的重要进展,把聚变能源的研发进程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对聚变堆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月20日,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获得重要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亿度千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的实现,充分验证了聚变堆高约束模稳态运行的可行性,是聚变研究从基础科学研究迈向工程实践的重要进展,把聚变能源的研发进程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对聚变堆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高约束运行模式因其效率高、经济性强,是...
2024-09-27
近日,等离子体所EAST团队主动束光谱组在等离子体关键参数诊断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uclear Fusion上。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和旋转速度是评估聚变实验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等离子体稳定性和约束性能有重要影响。如何实现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和旋转速度的快速精确测量一直是聚变装置稳定高参数运行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该研究基于EAST装置上的X射线晶体谱仪(XCS)获得等离子体光谱数据,并利用人工...
2023-12-12
近日,等离子体所EAST团队主动束光谱诊断课题组在等离子体旋转理论模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上。等离子体旋转是影响聚变实验的重要参数之一,主要体现在等离子体旋转及其剪切能否有效控制MHD不稳定性、抑制湍流的增长,与L-H转换、输运垒的形成、轻重杂质输运等过程密切相关。能否实现等离子体旋转速度的预测与控制一直是未来聚变装置稳定高参数运行所面临的...
2023-06-25
近日,等离子体所EAST团队主动束光谱诊断课题组在弯晶谱仪光谱研究、面向聚变堆的诊断技术储备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成果在Nuclear Fusion和Physics of Plasmas等期刊发表。等离子体离子温度,旋转速度是表征聚变等离子体性能的重要参数,也是开展众多等离子体物理问题研究的数据基础。弯晶谱仪通过测量等离子体杂质谱线的多普勒频移与多普勒展宽来测量离子温度和旋转速度。由于弯晶谱仪测量原理清晰,且不需要中性束注入辅...
2023-04-14
4月12日晚21时,正在运行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获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新的世界纪录。在4月13日下午19时,再次重复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着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具有高参数长脉冲稳态运行的可靠能力。
4月12日晚21时,正在运行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获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新的世界纪录。在4月13日下午19时,再次重复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着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具有高参数长脉冲稳态运行的可靠能力。EAST实验团队长期基于广泛的国内和国际合作,立足于自主创新,瞄准托卡马克稳态高性能等离子体前沿物理研究,获得4...
2022-08-19
近日,等离子体所电源及控制工程研究室高格、蒋力课题组博士生邓茜在EAST磁体电源系统脉冲宽度调制变流器故障诊断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等离子体所电源及控制工程研究室高格、蒋力课题组博士生邓茜在EAST磁体电源系统脉冲宽度调制变流器故障诊断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Open-Switch Fault Diagnosis of Three-Phase PWM Converter Systems of magnet power supply on EAST”为题发表在电力电子领域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上(DOI: 10.1109/TPEL.2022.3194113)。EAST磁体电源系统计划采用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的...
2022-03-07
日前,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联合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深圳大学等单位,首次证明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存在湍流驱动的电流成份,是支持高电子温度稳定运行的关键物理机制。
日前,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联合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深圳大学等单位,首次证明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存在湍流驱动的电流成份,是支持高电子温度稳定运行的关键物理机制。这一新成果于2月25日发表在物理类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Erzhong Li et al, Phys. Rev. Lett. 128,085003(2022))。托卡马克中的等离子体电流是维持高约束性能的关键,主要包括欧姆电流...
2022-01-20
近期,等离子体所在集成模拟EAST芯部重杂质的输运及其对等离子体性能影响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Nuclear Fusion期刊上。带有内部输运垒的高性能H-mode放电具有很多优良特性,使其成为未来托卡马克聚变堆可选择的运行模式之一。而内部输运垒的产生机制因取决于许多因素导致较为复杂。在EAST混杂运行模式实验中(X. Gao et al 2020 Nucl. Fusion 60 102001),已经实现了在温度和密度通道中同时形成的内部输运垒,...
2022-01-20
近期,等离子体所在集成永磁体和简单线圈的先进仿星器设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Development of advanced stellarator with identical permanent magnet blocks为题发表于Cell Press出版集团旗下物质科学期刊《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physical-science/fulltext/S2666-3864(21)00439-2]。仿星器是聚变三乘积仅次于托卡马克的磁约束核聚变途径,与托卡马克相比,具有稳...
2022-01-02
12月30日夜,正在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
12月30日夜,正在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EAST装置运行15年来,先后实现了1兆安、1.6亿度、1056秒的等离子体运行,通过开放共享的建制化管理模式,全面实现了EAST设计参数指标,在稳态等离子体运行的工程和物理上继续保持国际引领。EAST装置取得的系列创新成果...
2021-09-30
近日,等离子体所EAST大科学工程团队孙有文三维物理课题组在等离子体本征环向转动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谛戮浠废蛘持屠砺?,给出了实验上观察到的等离子体自发旋转的一种新的物理解释。研究成果以“Symmetry breaking driving spontaneous plasma rotation in tokamak fusion devices”为题发表在核聚变领域权威期刊Nuclear Fusion上,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李翰辉为文章第一作者。
近日,等离子体所EAST大科学工程团队孙有文三维物理课题组在等离子体本征环向转动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谛戮浠废蛘持屠砺郏隽耸笛樯瞎鄄斓降牡壤胱犹遄苑⑿囊恢中碌奈锢斫馐?。研究成果以“Symmetry breaking driving spontaneous plasma rotation in tokamak fusion devices”为题发表在核聚变领域权威期刊Nuclear Fusion上,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李翰辉为文章第一作者。在自然界中等离子体通常是转动状态...